牛排可是西餐厅菜牌上霸屏的部分,从几十到几百,价格差也是很大的,那么哪款牛排更适合自己呢,今天吉小牧就跟大家来说上一说。 一、板腱牛排 三筋牛肉又可以叫板腱牛排、又叫牡蛎肉 板腱牛排是牛的肩胛部位,板腱牛排也被叫做牡蛎肉,它的鲜嫩程度跟肋眼牛排差不多,但由于它含有肉筋,所以吃起来的口感要更加Q弹。 板腱牛排可煎烤,想要内部嫩滑,并且肉香扑鼻,以煎为例,牛排刚下锅煎炸一定要大火高温,这时牛肉表面一层肉脱水变硬,发生美拉德反应,颜色变为深褐色,并且散发出煎炸的香味,在牛肉变焦之前翻一面,将另一面也煎成深褐色,这是为了制作出牛排的风味。 二、上脑牛排 上脑牛排又叫牛上脑,它属于背部上半部分,牛颈肉的下方部位。 上脑牛排含有的肌肉块较多,具有嚼劲的和柔软的肌肉交错。 观察肌肉筋膜走向,可以分区烹饪,这样可以品尝到不同肌肉块的口感。 肥瘦交错比例均匀,口感偏瘦,煎、烧烤、涮火锅都很合适。 上脑牛排七分熟正好。 适合小孩、老人、女士。 三、眼肉牛排 眼肉的位置: 眼肉属于牛背脊的一部分,位于上脑和西冷之间。 眼肉的起源: 眼肉又称肉眼,因为眼肉这个部位外形像眼睛,中间有白色脂肪,因而得名。 眼肉的口感: 眼肉油花丰富,既有牛排的鲜嫩多汁,同时也具有嚼劲,因此它的口感层次极为丰富。 眼肉是三大全球公认的经典牛排部位之一 眼肉的煎制: 因为眼肉属于牛背脊一部分,因此具有一定的嚼劲,一般建议煎至7分熟。 因为熟度较高时汁水能够充分浸润到肉里,好嚼不卡牙。 战斧牛排的位置: 其保留了肋骨和一部分肋条肉,形似斧头,斧柄是牛肋骨,斧头是眼肉。 珍贵的战斧牛排: 一头牛至多可切出9-10份战斧牛排 四、战斧牛排 战斧牛排的位置: 其保留了肋骨和一部分肋条肉,形似斧头,斧柄是牛肋骨,斧头是眼肉。 珍贵的战斧牛排: 一头牛至多可切出9-10份战斧牛排 战斧的标准: 地道的战斧牛排,对牛的年龄大小、饲养食料都是有严格的标准。 五、西冷牛排 西冷的起源: 亨利八世在品尝过牛排的美味后,把牛排封了爵士,即Sir+loin,中文译为西冷牛排。又称沙朗牛排、纽约客。 西冷的位置: 位于牛腰背肌肉群,集中在腰部,主要是由上腰部的脊肉构成。 西冷的特点: 属于牛外脊,因取自腰部,活动量较大,有“力量牛排”的美誉。 外沿带一圈白色肉筋,口感多汁耐嚼。 原切的西冷,呈不规则的椭圆形,一面宽,一面窄。 适宜人群:喜欢有嚼劲、牙口好的年轻人。 适宜熟度:5分熟,不会难嚼,也不损失牛排鲜嫩。 西冷的吃法: 最常见的就是煎成牛排。 也可以切片烹调成烧肉片、涮火锅。 六、菲力牛排 菲力的位置: 菲力就是我们俗称的“牛里脊”,在牛的腰内部位。就是用一定厚度的牛里脊肉做出的牛排 西冷的特点: 属于牛里脊,因取自腰内部,因为这一部分的肉很少得到运动,因此,肉质最嫩,而且精瘦少脂肪,适合各种人群食用。 谷饲牛的肉质脂肪含量较高,口感醇厚多汁,入口即化,带有明显的奶香。 每头牛仅有两条菲力,在澳洲,这块肉被称为“眼菲力”,在法国和英国被称为filet和fillet,中文音译菲力。 菲力牛排,一般都是先冷冻再切割,这样牛排会比较平整,冷冻状态下颜色比较暗,自然化冻后,色泽鲜亮。 七、牛小排(牛仔骨) 牛仔骨其实就是牛的胸肋排,又叫牛小排, 取自第6根至第8根肋骨, 脂肪丰富细腻,可带骨,可去骨。 带骨切成薄片,适合烧、烤、煎,7分熟,更软嫩,不油腻。 牛小排经过机器带骨横切成固定薄厚,就称之为牛仔骨。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13801256026.com/pgzl/pgzl/6736.html |